close

骨間作用力線(4)


戴銘宗物理治療師


 


 


骨頭的生物力學


骨頭的強度決定因素:


粗細:愈粗力量愈大


結構的品質:材料不同,力量不同。


位置:不同位置下,骨頭的強度不同。


受力方向:骨頭的承受力不同,會產生力也不同,例如骨小樑(trabeculae)的由來來自生物力學,決定骨頭在不同方向會產生何種力,而使骨頭會產生一些骨小樑,像大腿骨的metaphysis部份,是最容易折斷的,就會由於不同力的作用而產生一些骨小樑,這些骨小樑會因應於壓迫(Compression)如體重及張力(Tension)如肌肉收縮,會產生張力而長成不同的方向。


骨頭承受的力量與變形:


力量和變形的圖形稱負重變形曲線(Load Deformation Curve),不同的物質其曲線就不同,在Yield point下,不管拉多長都可以回復到原來的長度,肌肉的曲線會有一點曲度,因為肌肉會釋放一些力量,到了Yield point後,它會產生塑性的變形,塑性的變形就是用很小的力量可以產生很大的變形,甚至是到達破壞點(failure point)造成斷裂現象,在Yield point後去除力量仍不能回到原點了。


 


 


骨頭承受的力量種類:


●張力(tension):一個東西把它拉開的力量稱為張力,張力的來源,肌肉附著在骨頭的地方是對骨頭產生張力重要的來源,例如小學生想學NBA選手跳那麼高,但由於鞋子不好,場地不好,造成反作用力會使臏骨腱受傷,就是因為張力太大的原因,因為連接臏骨的肌肉是股四頭肌,它是最強壯的肌肉,張力的來源是肌肉在骨頭的附著處(肌腱),而那個地方的骨頭如果有生長板又叫做Apophysis,著名的例子如阿基里腱與跟骨、鬢骨腱與脛骨前突、前臂的伸肌與遠端肱骨外側脊上突(網球肘)等,另外,腓腸肌(gastrocnemius muscle)的張力也是很容易受傷的地方,像長跑受傷的地方像長跑選手由於常接受張力,所以受傷的頻率也很高。


 


 


●壓力(compression):壓力的來源最主要是地心引力、體重,而書本上所舉的例子例如脊椎壓迫性骨折,尤其骨質疏鬆症的病人,或由高樓墬下的病人,容易發生,在產生張力的地方有生張板稱為骨凸(apophysis),而在產生壓力的地方有生長板稱為骨后(epiphysis


 


 


●剪應力(shear force):剪應力就是承受兩個力量,兩個力量相反,不在同一直線上,在同一平面上,比如,兩條相拮抗的肌肉作用,或體重與地心的反作用,而理想上單純的剪應力很少,會有歪斜的現象即不在同一平面上,常是剪應力加上壓力或是剪應力加上旋轉力。


 


 


 


●彎曲力(bending force):有兩種型態


三點彎曲力(Three-point bending):兩側固定,中間施力或中間固定,兩側施力。


四點彎曲力(Four-point bending):兩側固定中間施力或中間固定兩側施力。


  


 


●旋轉力(torsion force):旋轉力的來源,力量相反,不在同一直線上,順軸心而行,是一個旋轉的力量,通常旋轉力會伴隨剪應力或彎曲力,當骨頭承受旋轉力時,骨頭會由何處先斷?假設旋轉力造成骨頭凸向右側,則右側承受的是張力,左側為壓力,而斷裂會由張力開始而至張力的另一邊,如果把一個東西彎曲,凸出來的承受是張力,因為張力會造成的形變較大,而如果一個骨頭要接受一個彎曲力的話,假設骨頭斷一半,所斷的那一半會是凸出來的那一邊,因為它的抗張力較差,而在實際例子上,不完全骨折即是斷在有張力的那一邊。


 


骨頭強度與受力是動態性的:


1. 隨著步態週期,骨頭受力將隨之改變。


2. 肌肉,因為作用時改變了受力支點,也改變了力量分佈。


3. 骨骼,也是一種黏彈物質(其實,肌肉,肌腱,韌帶....等更是),所以,想要在較短時間造成一定變形,需要更大的能量。而在較長時間造成變形或骨折,則需要較小的能量。


4. 疲勞與骨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