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raniosacral Technique(3)


戴銘宗物理治療師


 


個人的臨床經驗手法


  首先先簡單介紹一下靜力學的理論,靜力學的許多問題必須將力系化為最簡單,其間需將力由物體上的某一作用點移至另一作用點,由於力會使物體在力的方向產生位移,或使物體繞不在力作用線上的一點旋轉,在移動力的作用點,必須保有這兩項力的作用,將力移至 O 點的兩種方式,將詳述於後。


1  O 點位於力作用線上,下圖(a)之物體,受力 F 作用於 A 點,欲移動 F O 點,則在 O 點施予 F F,下圖(b),此舉並不影響力對物體的影響,圖中具有斜線約兩方可互相抵消,僅留下位於 O 點之 F,下圖(c),依此過程得一等效力系,此力僅由原作用點 A,圖(a),移至另一作用點 C,圖(c),換言之,亦可視為一滑動向量,因其可作用於作用線上任一點,這一觀念稱為力的遞移性原理,即作用在一剛體上的力量,若以同樣大小方向之力施於力作用線上任一點,剛體的平衡或運動狀態即保持不變,必須注意的是僅物體的平衡及運動狀態不變,然其物體內力則受 F 施力位置而不同,若 F 施力於 A,則 A 點附近的應力較大,若施力於 O A 點周圍的應力將較小。




2 O 點不在力的作用線上,此一情況如下圖(a),依前述步驟,在 O 點施 F F,下圖(b)中兩具有斜線之力構成力偶矩 M = r ´ F由於力偶矩為自由向量,可作用於物體上任意點 P,下圖(c)除此力偶矩之外,F 亦已合乎要求作用於 O 點上。




所以當一物體成一平衡狀態時,我們可以在物體裡找到一個平衡點,也就是經由力的遞移性,讓所有作用於物體裡的力以一個點來描述,當轉換成頭顱骨來看時,作用於頭顱骨內的力有很多,例如血管的壓力、筋膜的張力、骨縫間軟組織的彈力等等,而頭顱骨的外型以巨觀的觀點來看,幾乎是不變的,所以我們可以假設作用於頭顱骨內的力成一平衡,而這平衡點可能在頭顱內的各個位置,甚至也可能是在頭顱外面,接著我們考慮到當有外力介入時物體內在作用力的反應,最簡單的形式如下圖左下角,當物體裡面只有一個作用力時,我們所施的力經過平衡點,也就是說在原本的內在作用力合力處,再施予一個外力時,則內在作用力勢必要在產生一個新的平衡點,而這個新的平衡點會如何產生呢?主要依據組織的特性,根據材料力學的理論,每一種物體都有其變形係數,依據虎克定律,物體的彈性變形量與所施的外力成正比,但人體內的組織除了材料力學的特性外,還有一種因神經支配所產生的迴饋機制,會主動的去調節組織的張力,所以新平衡點的產生會依據物理學的效應及神經系統的迴饋機制,而人體本身會選擇最經濟的路徑來做調節動作,也就是說由產生最大內在作用力的開始變化,例如血管的壓力或大腦鎌、小腦鎌等筋膜組織的張力,同樣地,當內在作用力很多的時候,也可以產生同樣的效果。




至於所謂的物理學的效應及神經系統的迴饋機制是如何呢?以Myofasical release的理論來看力對於筋膜等組織的效應有下列三種:


●以輕微的牽引力(traction force)置於肌筋膜的張力區可以引發局部熱效應、血管擴張反應,促進血液流進此區域、可以加強淋巴循環,使得代謝性產物快速移除、另一各重要的效果是可以重設軟組織的本體感覺機制,也就是說針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重新程式化的功能,使得軟組織能以正常的模式運作,而不會在誘發出舊有的疼痛模式。


 


●黏滯性流動現象(viscous flow phenomenon)是指,當以一個輕微且慢速的力置於軟組織上時,可以使得黏滯性傳導體(viscous medium)軟組織產生最大的流動性,用較大的力與較快的速度反而會產生反效果,一般相信,構成組織間質(ground subtance)的黏滯性傳導體對於膠質(collagen)有一效果,就是使膠質纖維重新排列,進而達成所謂的膠質屏障(collagenous barrier)的釋放(release)。Arndt-schultz law這個理論中提到,針對有機體,當以小的刺激時,可以達到最大且有效的反應,反之,當以大的刺激時,卻可能造成破壞的效應。


 


●在一個物理學裡大家都知道的理論,當以機械性、熱或生物電能量來刺激一個固體時(colloid),,它本身是構成筋膜的組織間質,會快速地從固態狀態(solid)變成膠狀,所以myofascial release也具有這方面的效果。


 


至於血管組織等方面對於外力的反應又是如何呢?我們可以組織的特性來看,血管是由平滑肌所構成,平滑肌的兩大特性為,第一,收縮與鬆弛的時間較其它種類的肌肉慢,第二,產生的動作是有節律性的。平滑肌的收縮可維持30秒或更久,但卻不易疲乏,持續性地收縮加上超過靜止時的伸展度,使得平滑肌更符合一些臟器的肌肉性控制,如腸胃道、膀胱、子宮等。消化系統的平滑肌佔去人體平滑肌的多數,胃與小腸壁的平滑肌細胞排列成臟壁並且作節律性地收縮及舒張,以幫助食物沿著消化到移動,當我們吞下食物後,消化系統中所有的肌肉便開始不隨意地收縮,直到最後進行的意識性活動,排便,另外要提到的就是牽張反射弧(stretch reflex arc),牽張反射弧的概念除了適用於骨骼肌肉系統外,也適用於自律神經系統所支配的平滑肌,都是經由肌梭來作用,肌梭是肌肉內及小的本體感覺組織,主要用於偵測肌肉長度的變化,如果肌肉過於牽拉的話,他們為了保護肌肉免於拉傷,就會讓肌肉收縮,肌梭的結構主要分成梭內肌纖維及梭外肌纖維,梭內肌纖維接受來自中樞神經系統的γ傳出纖維,讓肌肉能維持在一定的張力,所以當肌肉被拉長至梭內肌纖維所能接受的長度時,它就會傳入警戒訊息至中樞神經系統,告訴中樞神經系統它目前的張力狀態,而中樞神經系統在傳出一個訊息,如讓肌肉收縮來減少梭內肌纖維所承受的張力,反之,若是由中樞神經系統所傳出的肌肉收縮訊息一直無法解除,那肌肉就會一直維持在收縮狀態,久了中樞神經系統也會誤解這樣的狀態是正常的,此時,只要有任何適著拉長肌肉的動作都會讓中樞神經系統傳出更多訊息,而肌肉就會越來越緊繃,循環變差,症狀就產生了,我們可以解除所有對受傷肌肉可能產生的牽張反射刺激,如此受傷肌肉本身的牽張反射就會停止,這主要就是放鬆肌肉內肌梭(muscle spindle)的刺激,對肌梭的刺激減少,由肌梭所傳入的訊息也會減少,接著由中樞神經系統的γ傳出系統訊息減少,最後則是脊椎反射徑的α傳出訊息也減少,肌肉便不會過度收縮了,同樣地,當我們讓血管處於縮短的姿勢,也可以減少由中樞神經系統的γ傳出系統訊息,讓血管組織的張力減小,而顱內壓也會跟著降低,還有另一種機制就是血管本身的壓力感受器,當它接收到異常訊息時,也會開始調節血管組織的張力,依據這樣的理論與我個人的臨床經驗,所衍生的手法我把它稱之為平衡力手法(balancing point),這有點類似Farasyn這位學者所提的方法,Farasyn這位學者提出了靜脈血管收縮是造成頭顱骨節律性動作的原因,因此他對於處理頭顱骨活動度的方式有不一樣的看法,如下圖,如果是要解開矢狀面的骨縫(suture)活動度受限,則可以在顳骨兩側施壓,同時搭配個案的深呼吸動作,如果是要解開冠狀面的骨縫(suture)活動度受限,則可以在額骨與枕骨上下兩側施壓,同時搭配個案的深呼吸動作。


 



不同的地方在於,他施力的位置是固定的,而我的方法則是要找出內在作用力的平衡點,當然不可能找出正確的位置,我們只能依據大概的可能位置去下手,這就必須靠經驗了,例如當你雙手至於個案頭部兩側時,你是否有辦法感覺的到頭顱內組織的狀態呢?這必須要有很好的觸診(palpation)能力才行,另外也有一些理論可以幫助我們快速評斷出可能的問題區域,例如,Paul Chauffour這位學者在其著作Mechanical link中提出骨間作用力線的看法,以建築學的概念來看人體的骨骼系統,建築學的概念包含著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關係,以及建築之間不同的架構如何達成平衡狀態,相對著也可以知道何處受力可能最大,我們可以把骨骼分成幾個部分:


●柱子(pillars):指的是具有垂直支撐功能的架構,例如脛骨、股骨、脊椎、下顎骨的上升段(ascending branch of mandible)及乳狀突(mastoid)。


●橫梁(beams):指的是具有橫向支撐功能的架構,例如跟骨(calcaneous)、脛骨高丘(tibial plateau)、下顎骨的橫向分枝及顳骨的岩部(petrous portion)。


●拱柱(flying buttresses):指的是額外輔助性的架構具有平衡的功能,例如腓骨、鎖骨、肩胛骨及顳骨的觀突(zygomatic arch)。


●拱門(arches):指的是半圓形的架構,例如股骨頭、腸骨脊、肋骨及顳骨的隆起部位。


●拱頂(vaults):足底拱頂(plantar vaults)、頂骨拱頂(parietal vault)、枕骨拱頂(occipital vault)及額骨拱頂(frontal vault)。


●契石(keystones):指的是第二契型骨(cuneform bone)、薦骨的第二脊突及頭顱的前囪門(bregma)。



例如額骨與對側顳骨同為橫樑架構,具有橫向支撐的功能,以靜力學來看,橫樑架構一般也是受力最多的地方,所以你可以同時施力於額骨與對側顳骨,例如下圖施力於右額骨與左顳骨,假設這是感覺到阻力最大的地方,施力的大小以感覺到兩側施力的大小為準,這需要有點想像力,當你施一力向頭顱內,同時施另一對稱力向頭顱內時,以兩手間互相感覺到對方的力的大小,而作用時間則是感覺到內在組織放鬆即可。




 


另外Paul Chauffour這位學者也提到一個新的概念,頭顱骨的骨化中心(cranial ossification center),這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骨化中心指的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首先骨化的區域,在頭顱骨的骨化中心如額骨、頂骨與枕骨都與精神有關。


A)枕骨骨化中心(the occipital ossification center):這各區域與個體的本能直覺行為有關,其損傷常見於新生兒上,也與彿洛伊德學說的口腔期有關。


B)頂骨骨化中心(the parietal ossification center):這各區域與個體的情緒系統有關,其損傷常見於青少年與婦女身上,這與彿洛伊德學說的肛門期有關。


C)額骨骨化中心(the frontal ossification center):這各區域與個體的心智功能有關,其損傷常見於成人身上,這與伊底帕斯情結有關。


 


上述的骨化中心個別都有左右兩邊,左邊的問題偏向最近發生的,會與某一事件有關,而右邊的問題則是傾向較深層且無意識存在的問題,個案本身也較不易察覺。


 


 


圖片來源與參考資料


1.Craniosacral Therapy by John E. Upledger and Jon Vredevoogd


2.Cranial Manipu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by Leon Chaitow


3. Mechanical Link: Fundamental Principles, Theory, and Practice Following an Osteopathic Approach by Paul Chauffour, Eric Prat, and Monique Bureau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