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鞋與能
保護雙腳 動靜皆宜

除了依腳型來選鞋之外,也可以從鞋底磨損的情形,
來判斷自己該選那種鞋子,選對鞋子,才能走得更長遠。


文╱林頌凱

人體的足部是由二十六塊骨頭,三十三個關節,十九條肌肉,以及一百零七條肌腱,再加上錯綜複雜的血管神經所組成的精密構造。兩隻腳加起來的五十二塊骨頭,就佔了全身骨頭總數的四分之一。

小小的構造,平時必須承受身體的重量,在劇烈運動時更要承受高達體重五倍以上的壓力。無怪乎米開朗基羅就曾經讚嘆:「人類的足部是藝術的精品與工程學的傑作!」要保護這雙精密的構造,必須從穿著正確且適合的鞋子開始。

在選鞋子之前,必須先了解自己腳板的形狀。根據統計,國人腳型正常的人口約僅佔全人口的二十五%。其餘的人都有程度不一的扁平足(足弓太小或是完全不見),或是高腳弓足(足弓太大)。

有扁平足的人,平常容易發生腳痛、膝關節痛、扭傷,以及兩腳絆倒的現象。在鞋子的選擇上要選後跟有較硬護套,或是在內側足弓處有較硬材質的鞋子,有時則可以購買特殊的鞋墊來加強足弓部位的支撐。而高腳弓足的人平常則是會有姿勢上的問題(例如:聳肩、駝背)、膝關節疼痛,以及足底筋膜太緊的現象。針對高腳弓足的人所設計的運動鞋,主要強調的是吸震能力要夠好,太硬的鞋子則容易造成傷害。

除了依自己的腳型來選鞋以外,也可以根據舊鞋鞋底磨損的情形來知道自己腳的狀況:


 



圖 1 腳板前端與後跟外側的磨損:這是正常腳型的人所產生的磨損。

圖 2 腳板前端的磨損:表示後腳筋(阿基里斯腱)可能太緊。宜多作伸展運動,把後腳筋拉鬆。

圖 3 腳板內側的磨損:表示腳板過度內翻,或是先天性的扁平足。此時需要選後跟有較硬護套,或是在內側足弓處有較硬材質的鞋子,有時則可以購買特殊的鞋墊來加強足弓部位的支撐。

圖 4 腳趾部位的磨損:表示鞋子可能太小,或是有鐵鎚趾(第二、三、四腳趾關節彎曲)。

圖 5 腳板外側的磨損:表示腳板過度外翻,或是先天性的高腳弓足。此時應找吸震能力強的鞋子,必要時配合特製的鞋墊來矯正。

圖 6 大腳趾旁邊的磨損:表示鞋子太窄,此時需要一雙比較寬頭的鞋子。

以材質來說,皮製的鞋子是最被建議的。一來是它透氣性良好,能像皮膚一樣的「呼吸」,二來則是它的延展性很好,穿上後會慢慢適應腳型。買鞋時最好是傍晚以後的時間去買,因為那時的腳會大一些。買鞋子的時候要跟店員告知自己的需求及平常的運動狀況,請他建議一雙最符合需求的鞋子。試穿時一定要兩隻腳都試穿,而且要把鞋帶綁起來,來回走幾圈測試。如果在試穿時就覺得穿起來不舒服,那就再試其他鞋子,不要想穿回家後再慢慢的去適應它,記得「要讓鞋子適應你,而不是你去適應鞋子」。

即使不小心買到了一雙太小的鞋子,也應該找鞋匠試著去把它撐大一點,而不要希望用自己的腳慢慢撐開。要不然很可能在還沒有達到目的之前,兩隻腳就已經被太小的鞋子折磨得傷痕累累,甚至全身痠痛了。

另外要特別提到的是,越貴的鞋子不見得就是越好的鞋子。一雙幾百塊,但適合自己腳型與運動量的鞋子,絕對比一雙幾萬塊,但中看不中用的鞋子好上千百倍。古人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照顧自己的健康,要讓自己在工作與運動時更輕鬆自在,不妨就從寶貝自己的雙腳開始吧!
(本文作者為壢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