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常見之腳趾畸形如下:

                                                                                      


                                                                                      Dr.foot足研所 林維政治療師



 


 


1.姆趾外翻足


姆趾外翻足(Hallux valgus):孩童大腳趾外翻即是指大姆趾向外歪斜往第2個腳趾緊靠,其姆指軸心中線已偏移歪斜,有些也會合併產生姆趾內旋之現象,可由觀察其姆趾趾甲面之往內旋轉即可得知,通常孩童大腳趾外翻其原因有下列幾種:因穿著過小或過緊之鞋子、前足外翻、扁平足、足外翻、橫弓未形成、X形腿、家族遺傳等,一般較少會像成人姆趾外翻足症狀,在姆趾掌趾關節外側磨擦,造成關節囊發炎、增生結節,產生紅腫或關節突起變形、疊趾等,但幼童之大腳趾外翻會影響其足部功能發育與行走步態,若無找出其產生真正原因,會因其機轉往上影響更多,例如將橫弓撐起增加行走功能與重塑足部結構、使用前足內側契狀墊減低前足外翻、使用矯正鞋墊將足弓撐起並避免足外翻,足部的結構皆為連帶性之組織,有時幼童之姆趾外翻只是一個表徵,必須去仔細評估找出其根本問題,才能解決後續發育上之影響。

 
2.鐵鎚趾
 鐵鎚趾(Hammer toe):這通常由於遺傳的因素或穿著過過小或過緊之鞋子導致,其表徵為於近端趾間關節彎曲變形,但大部份不會產生疼痛,只需以每日牽拉將趾頭做完成伸直運動,並改穿寬高楦或前足空間舒適之鞋子即可,若因趾頭關節彎曲面產生磨擦起繭,可用矽膠趾套或墊片來減輕不適或疼痛,也可用束趾墊來限制趾間關節彎曲變形,非常嚴重者也須等到成人時再以外科處理。

 
3.木槌趾
 木槌趾(Mallet toe):木槌趾是指腳趾遠端趾間關節彎曲變形,但大部份不會產生疼痛,只需以每日牽拉將趾頭做完成伸直運動,並改穿寬高楦或前足空間舒適之鞋子,若因趾頭關節彎曲面產生磨擦起繭,可用矽膠趾套或墊片來減輕不適或疼痛,非常嚴重者也須等到成人時再以外科處理。

 
4.爪狀趾
 爪狀趾(claw toe):此腳趾變形會影響腳趾三個關節,因肌肉或神經張力緊縮不平衡而造成掌趾關節(MP joint)過度伸直、近端及遠端趾間關節彎曲變形,常出現於高足弓、空凹足或神經肌肉疾病者(如小兒痲痺、腦性痲痺、高張、孩童中風),平時需以每日牽拉將趾頭做掌趾關節彎曲、近端及遠端趾間關節伸直之運動,並改穿寬高楦或前足空間舒適之鞋子,若趾頭關節彎曲面產生磨擦起繭,可用矽膠趾套或墊片來減輕不適或疼痛,也可用束趾墊來限制趾間關節彎曲變形,或以束趾帶來降低掌趾關節過度伸直之症狀,非常嚴重者也須等到成人時再以外科處理。

 
5.捲曲趾
 捲曲趾(Curly toe):嬰幼兒或孩童常見於第四或第五腳趾向內捲曲在其他腳趾之下,假使沒有症狀也不須治療,平時只需以每日牽拉將趾頭做過度伸直及外展之運動,避免穿著過過小或過緊之鞋子,改穿寬高楦或前足空間舒適之鞋子,非常嚴重者也須等到成人時再以外科處理。

 
6.多生趾
 多生趾(Webbed toes):一般正常每隻腳有五個腳趾,如果額外多長出的腳趾我們就稱為多趾,若額外多長出的腳趾,沒有引起走路或穿鞋等問題,就不需要處理。如果多趾同時發生在小趾或者大腳趾裡,並且顯著伸出,就要請外科來切除,將問題除去。

 
7.蹼狀趾
 蹼狀趾是指兩趾之間生長連結在一起無法分開或有空隙,在腳發生蹼狀趾很少引起問題,與在手指裡較不同,若在手部發生蹼狀指就須藉外科的手術分離以需要獲得更好的手功能,在腳趾裡的蹼狀趾通常不需要處理。

 
8.趾囊腫滑囊炎
 病理學是在一種拇趾關節囊腫脹發炎的現象, 它特別好發在第五與第一腳趾掌趾關節處發生,因在掌趾關節外側磨擦,造成關節囊發炎、增生結節,產生紅腫疼痛或關節突起變形、疊趾等。可用關節矽膠護套或墊片來減輕不適或疼痛,非常嚴重者也須等到成人時再以外科處理。

 
9.馬蹄內翻足
 馬蹄內翻足(Club foot):前掌出現內收而後足合併產生內旋,踝關節也跟著出現內翻,整個足部向下往內旋轉,此現象我們稱為馬蹄形內翻足(club foot)亦有人稱為螃蟹足,這類幼童在出生時即可因其明顯足部變形外觀被診斷確定。在美國發生率為1/1000,在東方民族的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五,10%有家族遺傳史,其餘的可能是突變或子宮內環境影響所產生,尤其在懷孕前三個月就開始慢慢形成,男性約為女性的二倍,約有一半病人為兩腳同時發病。臨床可見畸形的足向內下扭曲變形,整隻腳看起來像一個高爾夫球竿。這種畸形包括四個不同的部位:
1)足弓過高(空凹足)
2)前足內收變形
3)內翻變形
4)馬蹄足。
  治療為出生後需以連續性的石膏固定,先矯正足弓過高、前足內收,接著足跟內翻,最後才矯正馬蹄足,通常最好每1~2週需換一次石膏重新固定調整角度,大約五次的石膏以後,視需要作跟腱放鬆術,通常會以足部後側及內側肌腱為考量;去掉石膏後,仍要每天作足部伸展運動並用足外轉支架固定(70度外轉,15度背屈),支架的使用方式為全天使用二至三個月,之後晚上使用二到四年,若馬蹄內翻足能在1歲前被矯正就較不會影響站走之功能及降低復發機率。

 
10.前足內收
 前足內收(Metatarsus Adductus /Varus/MTA):前腳掌內收,在一般新生兒及嬰幼兒常見,其原因為胎兒前足在母體子宮內壓迫產生,所謂姿勢性壓胎的表徵,是於前掌出現內收和內旋而後足為正常之現象,若前掌出現內收和內旋而後足出現外翻,我們則稱為旋轉足(skewfoot)。
 單純的前腳掌內收,會於出生6~12週後開始自行復原,不需治療,但在出生2~3個月後,有大約15%的幼兒足部較僵硬,無法自發性改善且內收角度變得更大,此時須以牽拉運動治療並觀察3~4個月,若都無改善就需要積極處理。柔軟性或輕微的前足內收,可藉外翻楦之矯正鞋搭配具有前足外側契狀墊之特製鞋墊來幫助,但嚴重或僵硬型,前足內收就需以連續性的石膏固定,最好每1~2週重新固定調整角度,須重覆3~4次後再配合穿著外翻楦之矯正鞋3個月,另外也可選擇普遍被使用低溫成形之惠頓氏足部支架,這較打石膏方便、透氣、舒適,並且可於洗澡時脫下清潔,每天穿戴約4~6週後,再改為夜晚穿戴約需3個月,前足內收就能被改善。

 
11.扁平足與跟骨外翻
 扁平足與跟骨外翻(Flat foot & valgus foot):在幼兒的足部發育過程中,足部充滿著脂肪組織,內側足弓會在二至三歲時因脂肪組織減少大致長成,如果站立時內側足底仍是扁平,表示其舟狀骨仍在下未發展往上翻移位,造成內側足弓的塌陷,踏地時內側足弓消失,那就是所謂的『扁平足』,小朋友坐姿將腳翹起,看腳弓處是否凹陷,如無出現可能是屬於結構型(僵硬性)扁平足,須再由醫師或X光診斷確定,但一般較少見,大多數小朋友屬於坐時有足弓,站起來時足弓消失之功能型(柔軟性)扁平足,同時有些會合併呈現足外翻的現象,所謂足外翻是指小腿後側中線與足跟中線不在同一直線,其跟骨線內斜表示足部為外翻現象,但須再評估是否因前足外旋、足弓塌陷,而造成後足代償性外翻。
 扁平足對人生的影響眾說紛紜,大多數的扁平足不一定有症狀,少數會因扁平足或整體性發育遲緩與韌帶鬆弛,使跑跳、平衡等粗動作受影響而常跌倒,但如果有足跟外翻歪斜的現象,即讓兒童在走路時接觸地面之足跟不穩、歪斜,造成足部膝關節內側面受到不正常的拉扯、韌帶受損,使在發育過程中,足部、膝關節、骨盆、脊椎都易偏離中線,造成關節甚至行走時的步態都不符合人體生物力學所需的常態,進而產生問題,通常是在青春期以後才會有症狀發生,但有些在幼兒時期,即會產生腳酸、走不久、常跌倒或有異常步態等問題,而且成人扁平足的足部失去吸震、緩衝、減壓之作用,較會引起走遠路或跑步時下肢易疲勞、足底肌膜炎、大腳趾變形關節疼痛、膝關節炎、踝關節扭傷、腰酸背痛、脊柱側彎、骨盆歪斜、長短腳等問題,所以小時候足部的異常,如果家長未注意及處理而錯過了三至十二歲足弓發育時期,長大以後的影響是無法從新來過的。

 
12.韌帶鬆弛足
 韌帶鬆弛足(Hyperflexbility foot):有些小朋友先天有全身韌帶鬆弛的現象,此種現象不限於足部,在足部以外的關節也會發生;另外懷孕後期時,嬰幼兒在子宮內肢體活動不靈活,有時候會有俗稱『壓胎』的情形,就會造成韌帶鬆弛。這類兒童在手指、手肘、肩部、膝蓋等各關節出現關節過鬆過度伸直角度,因韌帶為非自主性收縮組織,故須以強化肌肉力量,來幫助穩定關節功能,在足部發展上也較易產生扁平足及足外翻之現象,在需經評估足部整體情形後,以特製UCBL踝下矯正鞋墊及矯正鞋,控制加強足部各關節之穩定性,使足弓、膝關節甚至脊椎之發育正常化,避免因關節穩定差而產生偏移歪斜,一般視其發展狀況需穿著至8~12歲間。

 
13.踮腳走
 踮腳走(Toe walking):踮腳尖走路是10~18個月大兒童在學走路跨步時常見的現象,但如果您的小朋友的年齡超過1歲半,還習慣用踮腳尖走路,就需要評估觀察是否有其他的問題,一般造成踮腳尖走路的原因有三種:1.小腿後肌群緊繃痙攣:常見於腦性痲痺或出生時缺氧之幼童,這些患童身體其他肌肉也會有緊繃痙攣問題,而且足部會出現內翻足之變形,通常會以踝足部支架來固定控制其歪斜,或等年紀稍長後以外科將腿後阿基里氏肌腱做放鬆手術,2.先天性小腿後肌群緊繃:但身體其他肌肉沒有緊繃痙攣問題,只有足部會有症狀,通常會以踝足部支架來固定控制其足部關節角度,避免越嚴重或變形歪斜,3.習慣性踮腳尖走路:一些孩童他們的小腿後肌群也不會緊繃,要其正確走路也可以,但注意力不集中或跑步時就會出現踮腳尖走路之步態,一般通常只需追蹤、提醒、觀察即可,若踮腳尖走頻率很高或改不過來,就會以踝足部支架穿戴3~6個月來固定幫助正確行走。

 
14.內八步態
 內八步態(Toe-in gait):內八常是許多學齡期孩童的困擾,一般有些家長會發現孩童在行走時兩腳往內撇,姿態上有點不太美觀,甚至擔心是否會影響脊椎或腳部發育,以致造成脊椎側彎、長短腳、O型、X型腿等變化,另一方面有些孩童也因此問題,而在走路或跑步時常常摔倒受傷,使家長相當緊張;至於外八,就簡單多,因為它只會造成步態上的不美觀,不會使孩童跌倒,所以較不積極處理。
造成小孩走路內八通常有三個原因,我們把腿分成三段來看,即是前足內收、脛骨內旋、髖關節過度內傾,這三種原因有可能單一產生,也有可能合併發生,需經醫療專業人員仔細檢查評估,來釐清分析與確定內八之原因。若為發展性問題而造成內八之困擾,非像馬蹄形內翻足屬骨骼變形,一般治療方法會以改變習慣運動輔具三方面,但都須專業醫療人員來判定其問題,再行教導建議,可再參閱本公司之”認識兒童走路內外八的問題”文章有更進一步說明。

 
15.生長痛
 白天活蹦亂跳的小朋友,夜晚卻三不五時哭鬧地說腳好痛,生長痛,多發生於三歲到十二歲左右的小孩子,由於這段年齡正是生長發育階段,所以就把它叫做「生長痛」,大約有30%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此生長痛的。常出現在小朋友的下肢,可能會在關節、小腿、大腿等部位,且發生的時間大多是在晚上,沒有固定的患部,更沒有紅腫熱痛、硬塊等現象,發作時間不長,多在三十分鐘內,小朋友可能會痛到哭醒,一般認為是骨頭與肌肉生長的速度間未能協調所致,骨頭長的較快而肌肉較慢,所以在關節處會有肌肉牽引的壓力所致的疼痛產生,尤其活動度(彎曲度)較大或活動量過大的孩子比較容易發生,但實際上,家長不必太過擔心,通常只要以按摩、安慰、熱敷或吃點止痛藥,約十分鐘、半小時就安然入睡,但若疼痛的部位固定、痛只限於一腿、白天也痛、外觀上有變化如紅、腫、熱等時,就必須查明是否有「病」。
並非所有不明原因皆為成長痛,家長可以將疼痛做詳細記錄,疼痛發生的時間、長度、位置、頻率、消失原因、當天活動的情形做評估,家長也可以詢問醫生,因目前成長痛還不確定真正的機轉為何?但知道有些小朋友會因白天長時間的站、走、跑、跳、爬樓梯而造成運動過度有關。
 治療上家長可以給小朋友安慰劑或熱敷、按摩、維他命C、多休息或吃止痛藥都可以改善症狀,只要排除以下因素就可更確定是否有成長痛,兒童下肢疼痛的原因:
1.創傷:如骨折、肌肉拉傷、關節扭傷或脫臼
2.感染:骨隨炎、蜂蜜性組織炎
3.骨頭缺血性壞死
4.血管性疾患:血管瘤、血友病
5.先天性疾患:先天性關節脫臼或移位
6.發育上的疾患:如精神方面上的問題
7.腫瘤(惡性或良性) :白血病
8.膠原性疾病:風溼性關節炎
 找出下肢疼痛的原因,就可以對症下藥,千萬不要忽略小朋友對下肢疼痛的敘述,因為唯有正確的判斷,才能改善下肢疼痛的問題。

 
16.O型腿與X型腿

 在幼兒的足部發育過程中,會有一些正常的發育過程被視為異常的現象,例如:零到二歲時雙腳會呈現O形腿,二到四歲時又會變成X形腿,到五至七歲時會回歸正常,最晚約八至十歲時腳的骨骼會復原定形完全變直,其實上述之過程是屬於正常生理性之鐘擺現象,一般若過了其正常發展年齡後還存有O型腿或X型腿,如O型腿在3歲以上還出現、X型腿在7歲以上還存在,就須由足部專業醫療人員來評估檢測,看是否有其他問題影響了其鐘擺發育,另外缺乏維生素D或佝僂病也都會造成病理性O型腿或X型腿;所謂O型腿的臨床表徵是指膝蓋向內翻、髕骨朝內轉、兩腳踝碰在一起兩膝內側卻留有空隙,常會造成孩童產生內八步態、常跌倒、蹲不下去、骨盆往下前翻轉等問題;一般兒童X型腿常見於關節過度鬆弛、扁平足併有後足外翻、習慣W型坐姿,其臨床表徵為膝蓋向外翻、髕骨朝外轉、兩膝碰在一起兩腳踝內側卻留有空隙,若將腳踝碰一起時兩膝就呈前後交疊現象,而且病理性的O型腿或X型腿是指間隙大於2英寸,就會使股骨頭連帶內外轉,產生骨盆向前旋轉,進而影響脊椎與長短腳,所以兒童有O型腿或X型腿現象時不用太緊張,但如果會有其他症狀或問題,都須再觀察與評估。










O型腿X型腿

 
17.長短腳
 兒童之長短腳通常屬生理性為大多數,乃為足部問題或股骨頭翻轉產生骨盆偏轉造成,實際腿長量起來一樣,但雙腳併排時內踝高低兩腳產生長短;少數兒童因骨折、侏儒、藥物、兩腳發育不等造成股骨或脛骨生長異常,就稱為結構性的長短腳。腳長不等長若不及早處理,會影響幼童之脊椎發育產生側彎,脊椎側彎會壓迫自主神經與內臟功能,故須避免生理性與結構性之長短腳問題,而非本末倒置因發生了脊椎側彎,再來處理足部與長短腳的問題,尤其在發育過程時的扁平足合併呈現足外翻、前腳掌內收、內八、O型腿或X型腿等都會影響,不可忽視,當有生理性長短腳時,須找出問題根本,若是足部引起就使用特製UCBL矯正鞋墊,再配合運動解決其致病因,若確定為結構性的長短腳,則須測量其差距並用鞋墊補齊公分數,平衡其骨盆,所以需由足部專業醫療人員來評估檢測再觀察與追蹤。
18.運動傷害
 兒童常見的運動傷害有跌倒撞傷、腳踝扭傷、肌肉酸痛等,另外不好的運動也會造成兒童之運動傷害,例如太早學溜冰、直排輪或使用滑板車,都會讓原先足部發育尚未定型之骨骼結構,產生偏移尤其在有附生性舟狀骨或先天性韌帶較鬆弛的孩童,此類活動之以腳由內往斜外後方來推動身體或滑板車,若有輕微內八症候或扁平足合併足外翻者,會造成其症狀更嚴重影響足部或整體功能之發展,一般須等到孩童足弓發育完整、無內八現象,約八歲後再從事此運動。
 針對孩童常跌倒撞傷,家長除責罵外應去了解觀察,有時孩童因內八足外翻感覺統合異常等問題,都會造成非自主性的跌倒,家長可先觀察孩童走路步態是否有兩腳交差或前足內轉之現象,以確認有無內八;另外有無感覺統合異常,也可從孩童一些生活狀況來發現,如不喜歡穿高領毛衣、害怕高高低低之階梯、旋轉的感覺、不敢嘗試新的事務、平衡與協調能力不好、特別文靜或好動等問題,皆需再由復健專業人員(職能治療師)做進一步評估後確認。
 另一方面若小朋友常無法久站或走久,抱怨腳部小腿酸痛要家長抱,此肌肉酸痛通常代表孩童之足部結構有發展遲緩或異常,例如後足外翻之小朋友走路跑步時,用到的肌肉不是強壯的小腿後肌而是較小條之後脛肌,所以經不起長時間之使用,就會引起乳肌酸過度累積造成酸痛,其小腿也會因不正常之步態而特別緊縮,於按壓肌肉時也會疼痛,如此就須先處理足部之問題,並依其問題去設計其矯正鞋墊,而非購買市面上之一般模組化鞋墊,因既每個人的問題不同,就無法以同一種輔具解決所有的問題,所以找出問題是最重要的,尋找到適合的足部專業人員,肯花時間為您的小朋友仔細評估其足部與整體之功能,故兒童足部的問題不可輕忽,雖不需太緊張也不能等長大是否會自然好,因為成長只有一次是無法重來的,確實追蹤兒童的發展,預防勝過於治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