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鼻湯






 

長倉驗方
方名來源




【製法用量】


葛根 麻黃 桂枝 白芍 生薑 大棗 甘草 桔梗 辛夷 川芎 黃芩 石膏 

【功效】

外散風寒,內清裡熱,通鼻利竅。

【主治】

鼻病而兼有葛根湯證,項背僵硬不舒,無汗惡風、鼻塞流涕,或不聞香臭者。

【方義】

本方為葛根湯加川芎、桔梗、辛夷、黃芩、石膏而成。適用於外有葛根湯證(項背几几、無汗惡風等)內有肺胃蘊熱所導致的鼻病。方中葛根湯,發表解肌,升津舒筋;川芎辛香升散,上行頭目祛風止痛;辛夷散風寒,通鼻竅;黃芩、石膏清熱瀉火,清肺胃實熱;桔梗載諸藥上行頭目,並能宣通肺氣。諸藥合用,表裡同治,則鼻病漸愈。

【辨證要點】



  1. 鼻病外有表證,項背強硬,無汗惡寒。
  2. 鼻塞流涕。
  3. 不聞香臭。
  4. 口渴。
  5. 脈浮。

【加減】



  1. 鼻塞甚不聞香臭:加蒼耳子、石菖蒲。
  2. 咽喉不利:加銀花、連翹、玄參。
  3. 咳嗽:加紫菀、款冬花。
  4. 齒齦腫痛:加升麻、生地黃。

【現代應用】

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感冒鼻塞、扁桃腺炎、齒齦腫痛。


 


--------------------------------------------------------------------------------------------


銀翹散



銀翹散
《溫病條辨》



[組成]
連翹一兩(30g)  銀花一兩(30g)  苦桔梗六錢(18g)    薄荷六錢(18g)    竹葉四錢 (12g)  生甘草五錢(15g)  芥穗四錢(12g)  淡豆豉五錢(15g)  牛蒡子六錢(18g)

[用法]
上杵為散。每服六錢(18g),鮮葦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煎。肺藥取輕清,過煎則味厚入中焦矣。病重者,約二時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輕者,三時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現代
用法: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主治]
溫病初起。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方解]
溫病初起,邪在衛分,衛氣被鬱,開合失司,故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肺位最高而開竅於鼻,邪自口鼻而入,上犯於肺,肺氣失宣,則見咳嗽;風熱搏結氣血,蘊結成毒,熱毒侵襲肺系門戶,則見咽喉紅腫疼痛;溫邪傷津,故口渴;舌尖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均為溫病初起之佐證。治宜辛涼透表,清熱解毒。方中銀花、連翹氣味芳香,既能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又可辟穢化濁,在透散衛分表邪的同時,兼顧了溫熱病邪易蘊結成毒及多夾穢濁之氣的特點,故重用為君藥。薄荷、牛蒡子辛涼,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且可解毒利咽;荊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溫,解表散邪,此二者雖屬辛溫,但辛而不烈,溫而不燥,配入辛涼解表方中,增強辛散透表之力,是為去性取用之法,以上四藥俱為臣藥。蘆根、竹葉清熱生津;桔梗開宣肺氣而止咳利咽,同為佐藥。甘草既可調和藥性,護胃安中,又合桔梗利咽止咳,是屬佐使之用。本方所用藥物均系清輕之品,加之用法強調“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煎”,體現了吳氏“治上焦如羽,非輕莫舉”的用藥原則。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辛涼之中配伍少量辛溫之品,既有利於透邪,又不悖辛涼之旨。二是疏散風邪與清熱解毒相配,具有外散風熱、內清熱毒之功,構成疏清兼顧,以疏為主之劑。

[運用]
辨證要點
《溫病條辨》稱本方為“辛涼平劑”,是治療外感風熱表證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發熱,微惡寒,咽痛,口渴,脈浮數為辨證要點。

加減變化
渴甚者,為傷津較甚,加天花粉生津止渴;項腫咽痛者,系熱毒較甚,加馬勃、玄參清熱解毒,利咽消腫;衄者,由熱傷血絡,去荊芥穗、淡豆豉之辛溫,加白茅根、側柏炭、梔子炭涼血止血;咳者,是肺氣不利,加杏仁苦降肅肺以加強止咳之功;胸膈悶者,乃夾濕邪穢濁之氣,加藿香、郁金芳香化濕,辟穢祛濁。

現代運用
本方廣泛用於急性發熱性疾病的初起階段,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麻疹、流行性腦膜炎、乙型腦炎、腮腺炎等辨證屬溫病初起,邪郁肺衛者。皮膚病如風疹、蕁麻疹、瘡癰癤腫,亦多用之。

使用注意
凡外感風寒及濕熱病初起者禁用。因方中藥物多為芳香輕宣之品,不宜久煎。

[文獻摘要]
原書主治  
《溫病條辨》卷1:“太陰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惡風寒者,桂枝湯主之。但熱不惡寒而渴者,辛涼平劑銀翹散主之。”

方論選錄
吳瑭《溫病條辨》卷1:“本方謹遵《內經》‘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之訓;又宗喻嘉言芳香逐穢之說,用東垣清心涼膈散,辛涼苦甘。病初起,且去入裏之黃芩,勿犯中焦;加銀花辛涼,芥穗芳香,散熱解毒;十蒡子辛平潤肺,解熱散結,除風利咽;皆手太陰藥也。……此方之妙,預護其虛,純然清肅上焦,不犯中下,無開門揖盜之弊,有輕以去實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
   
[臨床報導]
黃氏用銀翹散加減治療小兒發熱30例。以發熱,舌質紅,苔黃,脈數或指紋青紫為主症。病在衛分者8例,衛氣分者12例,氣分者10例。結果:服藥後退熱時間最短為3小時,最長為5天,其中顯效19例,有效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0%。[黃舒.銀翹散加減治療小兒發熱30例。中國中醫急症2000;9(3):102]
   
[實驗研究]
銀翹散的藥效及毒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解熱、抗菌、抗病毒、抗炎、抗過敏、鎮痛、增強免疫等作用,且無明顯的毒副作用。為闡明銀翹散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物質基礎,石氏等運用現代分離技術,對銀翹散抗病毒有效部位群(EFY)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發現其中含有大量的黃酮類物質。黃酮類物質是抗流感病毒的活性成分之一,可以抑制流感病毒唾液酸酶的活性和抑制膜融合。因而推測黃酮類成分可能為銀翹散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主要物質基礎之一。為此,對銀翹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總黃酮的含量進行了測定。通過對各單位藥相應部位總黃酮的測定,可以看出9味藥對EFY均有不同程度的貢獻,其中以連翹、薄荷、荊芥和金銀花貢獻為大,說明銀翹散抗病毒活性中連翹、薄荷、荊芥和金銀花可能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石鉞,等.銀翹散抗病毒有效部位群總黃酮含量的測定。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1;24(2):4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